藥品基本知識
作者:admin | 更新時間:2017-08-16 17:39:06
1、什么是藥品? 答:藥品管理法定義的藥品,是指用于預防、治療、診斷人的疾病,有目的地調節人的生理機能并規定有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、用法和用量的物質,包括中藥材、中藥飲片、中成藥、化學原料藥及其制劑、抗生素、生化藥品、放射性藥品、血清、疫苗、血液制品和診斷藥品等。
2、什么是藥物? 答:指能影響機體生理、生化和病理過程,用以預防、診斷、治療疾病和計劃生育的化學物質。 藥物包括有利于健康的催眠藥、感冒藥、退燒藥、胃藥、瀉藥等等各種藥品。藥物可在藥店購買。
3、什么是OTC? 答:OTC(Over The Counter)非處方藥物,我國衛生部醫政司是這樣定義的:它是消費者可不經過醫生處方,直接從藥房或藥店購買的藥品,而且是不在醫療專業人員指導下就能安全使用的藥品,即不需要憑借執業藥師或助理藥師的處方既可自行選購、使用的藥品。 OTC中又分甲類OTC和乙類OTC。甲類(紅色)的可在醫院、藥店銷售;乙類(綠色)的是可以在醫院、藥店、超市、賓館等地方銷售。相對于OTC,RX是指必須憑借執業醫師或醫生開取的處方方可購買的藥品。 由于非處方藥可不需醫師的指導自行服用,所以非處方藥的藥品一般具有安全、有效、價廉、方便的特點。有關人士專門將其特點歸納如下: 一、不需醫生處方,不在醫生指導監督下使用。 二、適應癥是患者能自我判斷的病癥,藥品療效確切,使用方便安全,起效快速。三、一般能起到減輕病人不適之感,能減輕小疾病初始癥狀或防止其惡化,也能減輕已確診的癥狀或延緩癥情的發展。 四、不含有毒或成癮成分,不易在體內蓄積,不致產生耐藥性,不良反應發生率低。 五、在一般條件下儲存,質量穩定。 六、不同使用對象的非處方藥品規格不同,說明文字通俗易懂,可在標簽、說明書的指導下正確使用 七,OTC藥品的特點:安全,有效,方便,經濟。OTC藥品投放市場前,都已經過多年的臨床檢驗,并得到消費者的廣泛認可。 目前我國公布的OTC類藥品化學類一共有1139種,中藥類有4376種(截止到2008年4月15日),全部信息可以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網站上查詢OTC化學藥品說明書范本、OTC中藥說明書范本。 非處方藥至今已有60多年的歷史。 它是人們自我保健意識增強、自我藥療意識日益提高的產物?,F在OTC已經成為一種產業,須知藥品生產也已成為一種獲利空間巨大的領域。
世界一些國家早已實行非處方藥品管理制度,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醫療改革必須與之接軌。西方發達國家從70 年代開始實行藥品分類管理制度,將一些處方藥轉化為非處方藥,鼓勵個人承擔一些醫療費用,如一些“小傷小病”使用非處方藥。 我國政府在1996年正式提出藥品分類管理,同年由衛生部牽頭,七部委共同成立非處方藥(OTC)辦公室。1998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成立后,OTC管理工作由藥品監督管理局安全監管司負責。1999年7月22日,我國正式出臺《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(試行)》,公布了第一批國家非處方藥目錄(西藥部分和中成藥部分),該《管理辦法》于2000年1月1日起施行。 根據資料調查,目前世界各國人民對OTC及自療情況為: ①60 %~95 %的病癥最初是用某種自我護理(或保健) 形式處理。 ②平均占世界總人口的60 %的人每天服用1 種藥品,其中57 %屬于自我藥療。 ③在美國,出現疾病問題時用OTC 藥治療者要比找醫生治療者多4 倍,92 %消費者對OTC 藥療效滿意。 ④據韓國1991 年調查63 %的小毛病是在藥房咨詢后得到治療的。 ⑤經常去醫院者也經常為一些小毛病去藥房。⑥自我藥療的趨勢在貧富之間沒有差異。 ⑦使用OTC 藥品總體情況:美國33 % ,澳大利亞28% ,德國28 % ,西班牙24 % ,英國24 % ,瑞士22 % ,墨西哥21 % ,意大利20 % ,日本16 %。我國醫療費逐年升,1978 年以來,公費醫療費用支出平均年增長率為20. 8 % ,超過了國民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年平均增長速度。 我國現有醫療制度費用來源單一,覆蓋面窄(只能保證不足1/ 5 人口),社會化程度低,過份強調福利性。世界各國實行分類管理后,不僅為公眾提供了安全有效、質量可靠、使用方便的非處方藥,也為減少醫療費用、合理利用有限衛生資源、改變公眾保健觀念、推動醫療保健制度起了重大的作用。
4、什么是處方藥? 答:處方藥,簡稱Rx藥,是為了保證用藥安全,由國家衛生行政部門規定或審定的,需憑醫師或其它有處方權的醫療專業人員開寫處方出售,并在醫師、藥師或其它醫療專業人員監督或指導下方可使用的藥品。處方藥大多屬于以下幾種情況: 1)上市的新藥,對其活性或副作用還要進一步觀察。 2)可產生依賴性的某些藥物,例如嗎啡類鎮痛藥及某些催眠安定藥物等。 3)藥物本身毒性較大,例如抗癌藥物等。 4)用于治療某些疾病所需的特殊藥品,如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物,須經醫師確診后開出處方并在醫師指導下使用。此外,處方藥只準在專業性醫藥報刊進行廣告宣傳,不準在大眾傳播媒介進行廣告宣傳。
5、醫保藥是什么一類藥?
答:這里的醫保指社會醫療保險。在與病人看病時,醫生經常會考慮到病人的醫保情況。醫保藥物分類與OTC分類不是一個概念,醫保藥物里面可以包含OTC與處方藥,OTC與處方藥里面也包括醫保藥物與非醫保藥物,OTC是按照藥物的應用范圍,安全性等等來分類,醫保藥物是與醫療保險相對應,在醫保內的可以報銷,之外的不可以報銷。 一般的OTC藥物在外包裝都有標準,紅色為甲類OTC,綠色為乙類OTC,醫保藥物可以在當地的醫保目錄內查詢。
6、藥物劑型與用法有什么關系? 答:各種原料藥物不是粉末,就是液體或半固體,有的還帶有苦味或異臭,有的藥物進入人體后作用時間太短,為了治療需要和方便使用,把原料藥制成各種不同性狀的制劑,在藥劑學上稱為“劑型”,如打針用的注射劑,口服的片劑、膠囊劑,吸入用的噴霧劑,五官用的滴眼劑、滴鼻劑,外用的軟膏劑、乳膏劑(霜劑)、貼膜劑等等。在片劑、膠囊劑中又發展出控釋劑或緩釋劑,腸溶片或腸溶膠囊。最后還有用于腔道的栓劑、灌腸劑等。作為非處方藥,注射劑是不能入選的,它要求一定的技術和條件方可使用,否則易發生問題??诜瑒?、膠囊劑、顆粒劑等,一定要用適量水送服,不要干吞,否則粘附在食道壁上可引起程度不同的刺激。噴霧劑使用時一定按說明書要求放準位置,手壓噴霧鈕與吸氣應同步,否則藥物多落在口腔而達不到治療效果。腸溶片劑、腸溶膠囊,控釋(緩釋)片劑或膠囊劑,不能掰開或嚼碎服用,否則會失去原有作用。
7、藥品都有些什么常見的劑型? 答:劑型的概念: 為適應治療或預防的需要而制備的藥物應用形式,稱為藥物劑型,簡稱劑型。 (1) 劑型的重要性 ①劑型可改變藥物的作用性質 ②劑型能改變藥物的作用速度,例如,注射劑、吸入氣霧劑等,速效制劑常用于急救;丸劑、緩控釋制劑、植入劑等屬長效制劑。 ③改變劑型可降低(或消除)藥物的毒副作用 ④劑型可產生靶向作用 ⑤劑型可影響療效 (2) 劑型的分類 ①按給藥途徑分類 A、經胃腸道給藥劑型人有肝臟道過效應,如:口服給藥。 B、非經胃腸道給藥劑型人無肝臟首過效應,如:注射劑,呼吸道給藥,皮膚給藥,粘膜給藥。 ②按形態分類 即分為:液體劑型、氣體劑型、固體劑型和半固體劑型。
8、中藥有沒有明確的保質期? 答:理論上中藥只要不發霉,不長蟲,其保質期確實很長,但一旦中藥做成藥丸后,也就是中成藥之后,因為加入很多其他的化學成分,添加劑或者一些西